文学的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学的社会功能是指文学的社会效应,也称文学的社会作用。它的特点是通过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感情和意识并进而影响社会。文学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它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实践方式,首先具有一般地传播文化科学知...
狭邪小说和弹词体章回小说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狭邪小说 清代晚期小说的一种。也称“倡优小说”,以妓院生活为题材,往往把妓女描写成色艺双绝的“佳人”,而嫖客则是品学高深的“才子”,表现他们所谓温情脉脉的爱情,美化士大夫阶层玩弄女性的荒淫生活,也有描...
公案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公案小说 明、清以来小说的一种。此类小说,以封建社会“清官”明断冤狱的故事为题材,多描写“清官”体恤民间疾苦,为民伸张正义,歌颂“清官”的明察和廉洁。其源始自宋人说话“说公案”话本《错斩崔宁》即其代表...
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指人们将自己的内部语(思维)借助于词语按一定句式快速、准确地组织为外部语言(有声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指运用文字按中心思想的要求,选词、炼句、布局谋...
婢女对诗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2
婢女对诗 东汉郑玄是位著名的大学者,治学严谨,藏书繁富。在他的熏陶下,郑府里面平日总是书声琅琅、抑扬顿挫,甚至就连那些男女奴婢也都耳濡墨染,居然出口成章,言辞惊人。一天,久雨初晴,郑玄担心一部分竹简会...
题材和素材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所谓的题材是指在文章中具体地反映和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现象和人物等。它是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从大量素材中选择、集中、加工、提炼出的写作材料。
题材的产生和使用方式,受作者的生活...
定语后置和多项交错句式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定语后置 语序调整方法之一。行文中,为了突出定语的意思,可以改变它的语法位置,把它移到中心词语后面。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不说“长着许多翁蓊郁郁的树”,却说“...
心灵生活化和直接经验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心灵生活化 抽象的心灵经过生活的充实而产生的一种形象鲜活的艺术境界的过程。它源于将人生真谛、普遍经验的哲理等深邃的思想,融贯在历史、文化、艺术、爱情、生死、人际关系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其具有鲜...
崇高感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崇高感 美感形态之一。指由崇高的审美对象所引起的美感。又称“壮美感”。主要特点是伴随着恐俱、惊叹、崇敬、赞美等情感反应,心理活动趋于运动的、冲撞的、激荡的状态,激起精神的感奋、提高,并获得强烈的审美享...
温柔敦厚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始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也。”孔颖达《礼记正义》:“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刺,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诗教...
南唐词派和九僧诗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1
南唐词派 指五代南唐时期的一个词派。代表人物有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当时的宰相冯延巳,俗称“二主一冯”。作为统治者,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们在词的写作上却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南唐词派的创作,...
格、调、气骨及气韵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格 中国古代“风格”一词的代称。鲍照《芜城赋》有“格高五岳,袤于三坟”的说法,其中“格”,即指文章的气势、风格之意。
调 中国古代“风格”的代称。原意指乐律(曲调、声调、腔调等),亦指诗歌的韵律...
喜剧性与悲剧性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喜剧性 喜剧艺术的特性。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引人发笑的日常现象。只有当这种日常现象,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造,包含着先进美好的事物同落后丑恶的事物的冲突,并体现一定社会意义时,才具有喜剧性。它的特殊社会作...
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典型性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典型性指作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艺术形象所达到的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程度。是比形象性更高一级的概念。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具有典型性。它不仅包括人物的典型性,还包括环境的典型性,情节的典...
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写作知识指文章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它包括:选择材料,确定主题,构段谋篇,锤炼语言,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修改等。写作能力,指对于客观事物的理解并能以文字顺利表达的心理特征。它包括摄取力(观察、采集的能力)...
洛阳纸贵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洛阳纸贵 西晋文学家左思写过一篇《三都赋》,轰动了当时的京城洛阳,达官贵臣争相传抄,文人学士竞相阅读,一时间,洛阳城里纸张为之涨价。《三都赋》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文辞的精美富丽之外,一个很重要...
颠倒唐诗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颠倒唐诗 有一年春天,莫子山登山游玩,遇到一座寺庙。庙内有奇妙的泉水,精巧的山石,还有少见的佳竹美花。莫子山看了,留连忘返,不由喜诵唐人李涉的绝句《题鹤林寺僧室》,以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终日昏昏醉梦...
材料变形和素材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材料变形 指材料在被积累和加工使用的过程中发生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客观生活的认识不可能完全准确、全面,因此所得到的材抖与实际情况产生了差距;另一方面是作者出于写作目的的需要,有意...
材料的可塑性及材料的层次性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材料的可塑性 指材料本身所具备的可以被加工、改造和提炼的性质。某个原材料本身虽然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某些确定的内容,但写作者仍然可以根据不同的写作目的去加工它、改造它,使它适应不同主题的表达需要。一个材...
美感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美感 高级情感之一。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美的感受、认识和评价。是包括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功能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交织活动的心理状态。对形象的直觉性、主体愉悦的心理伏态、贯串审美过程始终的情感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