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文网
关注爱文网3652ww.com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散文 小说 作文 诗歌 故事 美文

实用性商业写作的基本要求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人类在实践中创造了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又根据不同范围,不同内容,不同对象的特殊要求,分工越来越细。三千多年来,不论是“行商”还是“坐贾”,都在经营活动中创造了大最的专业术语和专用的文章格式...

说写能力是一切商业工作者最基本的能力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能说会写,是商业职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基本的能力。这种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较高要求,是由商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对说话与写作能力的要求,不是指一般的夸夸其谈,能言善辩,也不是去写诗词歌赋,小...

谈谈“逻辑记忆”对写作的帮助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一般来说,以词语为中介、以逻辑思维成果为内容的记忆就是逻辑记忆。概念、定理、公式、观点等都是以事物的意义和特点、事物的内在规律和事物之间关系为内容,通过思维活动和借助于词语的作用,才能产生高度的概括和...

如何激发和保持写作的“热情”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写作肯定不能和笔或者电脑离开,每天都要记录文字,不在多,在于一种习惯,自己保存好哪怕是自己对一个小问题的看法,并时时回顾,善于总结。而且,需要经常揣摩优秀作家的写作手法,多多领悟他们的思想精髓。 ...

平胡调的由来和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平胡调一般由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另由二人操扬琴、二胡伴奏,称为“三品”;再加琵琶、双清伴奏,称为“五品”;如再加洞箫、笙伴奏,则称为“七品”。三品的演出比较为常见。平胡调流行于浙江绍兴及杭、嘉、湖...

“鼓词”起源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7-12-1|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鼓词”是指以鼓、板击节说唱的曲艺形式,这种说唱形式的历史十分悠久。明代中叶以后,说唱音乐逐渐演变成北方的鼓词和南方的弹词对峙的局面。明、清时期,鼓词在北方大量流行。成为北方重要的说唱音乐,它可以 追...

以意逆志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以意逆志 孟子提出的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论述。语出《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义;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指出,说诗不要拘泥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不要拘泥于个别词句而曲解...

“知言养气”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知言养气”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什么)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本来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论述,但在古代文论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

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苏门四学士是对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的誉称。这4人都出自苏轼门下,在诗歌创作上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这4个人在诗歌创作大都有各自的主张和特长:黄庭坚推崇杜甫,“无一字无来...

内涵丰富的美学概念“隐秀”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隐秀一词是南朝梁刘勰提出的写作风格观念,出自他的《文心雕龙•隐秀》:“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斯乃旧章之懿绩,才情之嘉会也。”所...

文学的教育作用及功能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学对人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首先,经典文学是训练学生语文基本技能的最佳范本,其文学性和工具性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其次,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表达的是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恶丑的鞭挞。作家在向读者提供一...

南曲及北曲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南曲 南曲是宋元以来流传于我国南方诸省的戏曲、散曲所用的 各种曲调的总称。最初源于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歌曲,以后又吸收唐宋大曲、宋词而形成有别于北曲的“南曲”。这一名称有时也被 用作“南戏”或...

元曲及诸宫调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元曲 元杂剧和元散曲的合称。两者都使用当时的北曲,形式同宋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直率地表达思想感情。它是在元代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融合唐宋大曲、宋词、金元音乐和各种民间曲艺发展而成。...

院本和曲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院本 戏曲名词。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体裁与宋杂剧相同,演出时用五人,又称“五花爨弄”,五人是末泥、引戏、副末、副净、装孤。是宋杂剧向元杂剧过渡的形式。元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唐有传奇,...

实用性原则和写作目的观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实用性原则 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文章是一种交流认识、指导行动、组织社会生产等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写作教学应循文章这一特性,加强训练的实用性。古往今来的作者,尽管提出不同的写作目的观,他们的精神产品...

掌中之“中”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掌中之“中” 王贞白在唐末颇有诗名,曾写过一首《御沟》诗,自以为无人可及。诗中写道:“一派御沟水,绿槐相阴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诗僧贯休...

闹中作文和之乎者也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闹中作文 常人构思文章求静,而北宋杨亿每遇作文,却豪兴勃发,先要创造一个闹境,然后在闹中求文。他生性好客而诙谐,经常喜欢和门客来宾饮酒投壶,比赛下棋。在一片语笑喧哗之中,却能够不断构思佳句。每当思索有...

回忆性题材、自传性题材和工业题材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回忆性题材 以表现对过去生活经历的追忆和回想为主要内容的题材。包括自我回忆和回忆他人两种形式。回忆性题材所反映的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和真正存在过的历史人物,要求绝对真实,不允许虚构。 自传...

历史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历史题材 指反映和表现历史的人物、事件和社会生话的题材。它的特点为历史真实性和艺术虚构性的统一,要求在基本符合历史真实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虚构;要求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统一,使作品既具有强烈的历史意味,又带...

“伏笔”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伏笔是文学语言技巧之一。行文前后照管的方法。在文章的前边某处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又暂不详说,只作一个交待,这就叫“伏笔”。 在后文适当地方,对于前边交代的内容再加以详述,或...
免责 | 留言 | QQ | 黑ICP备17008603号-1

Copyright © 爱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