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言养气”是什么意思

“知言养气”是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什么)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本来是孟子关于个人道德修养的论述,但在古代文论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以正直培养出来的,充塞于天地之间,因为是与义和道相结合的,所以不会衰退。它是积累正义而成,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有当行为有愧于心,这种气才会衰退。
孟子还认为浩然之气愈充沛对言辞辨析力也愈强:“诐(偏颇)辞知其所蔽,淫辞(夸大失实之辞)知其所陷(缺陷), 邪(不正当)辞知其所离(与正道的分歧),遁辞(躲闪的言辞)知其所穷(理屈之所在)。”这种知言养气说很能说明作家的修养与作品的质量的相互关系。
历代文论家对此都十分重视。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文心雕龙·风骨》:“务盈守气。”韩愈提出“气盛言宜。”明代方孝孺提出“气畅辞达。”都是与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一脉相承的。直至今天,加强作家自身的道德修养也仍然是提高作品质量的关键问题。


文章未设置标签!

- “月泉吟社”的创建及代表人物
- 言有三表
- 汉魏六朝诗派、中晚唐诗派和晚清四大家
- 文学思潮
- “酸甜乐府”写作特点及主要人物
- 山药蛋派和荷花淀派的产生背景以及时代历程
- 乐羊子妻阅读答案、内容浅析及原文
- 清代四大文学风格理论中的肌理派
- 文人当尊是什么意思
- 人不能无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