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不可言传

意不可言传 道家文艺思想之一。语出《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老庄哲学认为在言、意、道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差异。“道”是万物的本原,它“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庄子•知北游》)。“可以言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庄子•秋水》)庄子的本意在宣扬道之不可知,但却包含着深刻的思辨哲理。它不仅有着认识价值,而且有着实践价值。庄子首先揭出了言与意的差别,并认为意比言更精妙,因此以言求意就成为人们长久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言不尽意论比言可尽意论深刻的地方。后代的文学家和理论家也开始探索言与意的矛盾问题。陆机《文赋》指出:“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也说:“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实巧。”(《文心雕龙•神思》)这些都强调意高于言,是“文以意为主”的观点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庄子还提出“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使人们在锤炼语言的同时去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


文章未设置标签!

- 桐城派主要人物及文学创作风格
- “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及风格
- 白苎派散曲和吴江派散曲写作风格及主要人物
- “小瀛洲诗社”和“娄东三凤”的代表人物及创作成就
-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江西诗派的形成与发展成就
- 茶陵诗派代表人物及茶陵诗派诗人有哪些
- 街头诗运动和诗歌朗诵运动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 “一祖三宗”包括哪几个人以及名词来历
- 云间诗派和云间词派的文学主张及代表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