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中之“中”

掌中之“中” 王贞白在唐末颇有诗名,曾写过一首《御沟》诗,自以为无人可及。诗中写道:“一派御沟水,绿槐相阴清。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诗僧贯休,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对诗的鉴赏、评论多有独到之见。
王贞白为了提高《御沟》诗的身价,特地亲自上门,拜谒贯休,请他指正。贯休读后,便直率地说:“此诗甚好,只是一字未妥。”不料王贞白听了当场便有些不快,便敛色而起,拂袖而离。贯休对此倒也不在意,只拿起笔来,在掌中写了一个字。
再说王贞白文思敏捷,笔力过人,并不甘心被人无端批评。回去后他冷静下来细加思量,果觉一字不妥,便连忙改好,又急匆匆去找贯休,笑吟吟地对他说:“我己找到这个字了,应把那句改成‘此中涵帝泽’。”贯休知道王贞白的脾气,料他定会返回,此时也不慌不忙地把手掌中的那个字展开给他看,原来也是一个“中”字。


文章未设置标签!

- 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鼎盛时期
- 胡适为沈从文作伐的故事
- 具有非凡才气的曹雪芹逝世时不满50岁
- 朱自清简介和朱自清散文作品的评价
- 韩非子简介|韩非和韩非子
- 蛙鸣与鸡啼
- 钱思复中举与“曲江老人”
- 《窦娥冤》的故事简介以及作者关汉卿
- 为什么很多文人都对菊花情有独钟
- 郭象窃注的故事-中国古代写作掌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