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文之过

繁文之过 明初洪武年间,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一篇万言书。朱元璋很重视,专门叫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无奈这篇万言书太长,前半部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大都是抨击时政的愤激之词。有的句子甚至危言耸听,夸说朝廷所任以迂儒俗吏为多,才能之士己经百无一二云云。
朱元璋听了一半,不禁恼怒交加,召来茹太素,严加责问,并叫太监打了他一顿。第二天,朱元璋的火气消了些,耐心听人把茹太素的万言书读完,这才弄明白:茹太素在万言书的末尾部分提了五个重要建议,那才是这篇奏疏的关键之处。这五个建议中,有四件事情是可以办得到的。
于是,朱元璋不禁感叹地说:“当皇帝难,做大臣的也不易。我之所以征求谏诤,为的是解决问题。文辞太多过繁,主要意思反倒不易搞清楚。太素所陈,写五百字就尽够了。”
从此,朱元璋让中书省定下一个奏对的格式,使得那些想对朝政有所建议的人,不必再写万言繁文。他自己则把茹太素的四件建议摘录出来,下发有关部门办理;另外还亲自写了篇序,颁示中外。


文章未设置标签!

- 历史人物——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爱情故事都有哪些记载
- 苏轼错续诗词
- 司马迁为什么被称为千秋太史公?
- 憎厌旧作
- 作家王奎山的创作谈《离题万里》
- 具有非凡才气的曹雪芹逝世时不满50岁
- 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自述《毫不犹豫的选择》
- 繁文之过
- 一条界破青山色
- 十条竹竿一片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