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与鸡啼

蛙鸣与鸡啼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的文章质朴无华,但逻辑性强,注重说明理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概括性推论。一天,墨子的学生子禽问他:“老师,多说话和写长文章倒底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池塘里,青蛙整夜咯咯叫,无人理睬;清晨雄鸡喔喔啼几声,大家就知道天已亮,赶快起身了。”子禽明白了:说话不在于多,文章不在于长,而在于有用处。
冬夜“暖足”积素材 吴敬梓(1701-1754)鄙弃科举功名,愤世嫉俗,晚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经常在寒夜,邀好友数人,出南京城游逛,讲轶闻,说笑话,唱歌,吟诗,疾走几十里,至天亮,各奔东西。吴敬梓称此为“暖足”。从四十岁起,他化十年时间,写成了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的文学名著一一《儒林外史》。


文章未设置标签!

- 中国古代名人——清代作家和近代作家简介
- 白居易简介和白居易藏书的故事
- 古今名人写作故事《欧阳修改文》和《恽铁樵慧眼识新人》
-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 陶渊明诗词作品对后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 王维简介|王维的诗及绘画成就
- 司马迁为什么被称为“千秋太史公”?
- 盗文得官的历史故事
- 巴尔扎克不在家,请来访者下午来
- 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