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提多承及详略呼应句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多提多承 并提分承之一。在同一句中,前面提起多个并列成分,后面以多项相承,与之一一对应。如:“我班在田径比赛中,跳高、百米短跑、掷手榴弹,名列全校第一、第三、第五名。”这种多提多承的表达,比起各项分别...
形象记忆和情感记忆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形象记忆 以感知过的事物在脑中重现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怀念某一久别的朋友时,其外貌可能历历在目,其中还好像听到他的笑声,即是视觉和听觉的形象记忆。它对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或塑...
调查和问卷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调查 一种采集材料的手段。调查的对象是人。有口头调查和片面调查二种形式。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可以看,也可以听让被调查者自述个人亲历的种种情况和认识,或转述他人的种种经历和认识。调查中所获取的材料,既有第...
“心境”决定写作的水平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心境感悟的过程,悟的境界决定其写作的水平。时时参悟自然、人生的感知心境的人,是谓智者。写作者如能有这样的的一种心境,既能时时感知自然,又能感知内心,在写作上已是觉悟者,其得道...
创作“情绪”是文学写作的主观前提条件
发布时间:2017-11-2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所谓情绪,就是写作者情感体验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具体形式。它是一种高度扩散的兴奋或抑制状态,冲动性、情境性、短暂和不稳定性是它的突出特征。情绪分为愤怒、恐惧、悲哀、快乐、厌恶、焦虑等类。它们对主体的作用和...
南词和杂剧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南词 对我国南方戏曲、曲艺的泛称。明清时主要指宋、元、明的南戏、南曲或昆曲。明徐渭有论述南戏的《南词叙录》,魏良辅有论昆曲曲律的《南词引正》。清以后常指弹词。清范祖述《杭俗遗风》:“南词者,说唱古今书...
话剧剧本写作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常用文体 |
评论:0
话剧剧本写作 话剧在西方通称戏剧,是产生于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和舞蹈之后的第七艺术,它是拥有前六种艺术手段的舞台综合艺术。剧本是塑造舞台艺术形象的文学蓝图,写作时,可以在舞台时空条件下调动视听艺...
言有三表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言有三表 语出《墨子·非命上》:“故言有三表(标志、法则),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
豪放词派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1
豪放词派 指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风豪迈奔放的宋词流派,也称“苏辛词派”。自晚唐词人温庭筠,到宋代的柳永,都主张写词应以婉约为正宗。苏轼的出现,打破了婉约派词人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以豪放不羁的性格,豁...
文学作品中的“风骨”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风骨是中国古代写作风格理论术语,“风骨”一词,最早见于《南史•宋武帝纪》:“风骨奇伟,”用于品评人的神采刚健清俊。后常用于评价绘画风格。如谢赫《古画品录》评曹不兴画作时说:“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刘勰...
文学的认识作用是以反映生活的真实性为前提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一部优秀作品,往往真实地反映特定的社会历史时期,这就体现了文学对社会的认识作用。文学作品所呈现出的对社会的认识作用,可分为表层认识作用和深层认识作用。
任何作品都具有表...
藏戏和南戏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文章体裁 |
评论:0
藏戏 戏剧剧种之一。流行于西藏,用藏族语言演唱。形成于十四世纪。系由佛教高僧唐东杰波将跳神仪式丰富发展,用以表现佛经故事、民间传说,始有戏剧雏形。十七世纪时从跳神仪式中独立出来,编写剧本,发展成为以唱...
常规写作与应试写作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常规写作与应试写作 常规写作指平日按部就班的较长时间的感染、熏陶、摸索前进的写作训练。应试写作则指为适应考试而进行的写作训练。常规写作和应试写作各有自身的特点:常规写作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基本功的训练...
长啸公破题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长啸公破题 文章开头十分重要。如果发端就能声势夺人,巧妙破题,文章必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北宋范镇年轻时爱好诗文,和文学家宋祁是好友。一次,两人相约,同以《长啸却边骑》 为题写一篇赋,一比高下。
...
憎厌旧作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1
憎厌旧作 刻意创新的作者,对自己的旧作往往会产生憎厌心理,总想扬弃它。这种心理会带来创新冲动,有利于创作。北宋诗人宋祁和梅尧臣这对好朋友,都有这种强烈憎厌旧作的创新心理。他们碰到一起,闲谈不多久,就要...
现实题材和非现实题材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现实题材 指表现实际发生或正发生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人物、事件等方面的题材。由于它表现的内容是人们刚刚经历或正在耳闻目睹着的社会生活,所以人们对此具有强烈的兴趣,作品产生的社会意义也比较明显和直接,往往...
普通题材及重大题材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普通题材 指表现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场景的题材。它所反映的生活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是每天都发生在读者周围的普通事件。这种题材虽然普通,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生活哲理。普通题材不像重大题材那样引人注目,也...
双提双承和双提多承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双提双承 并提分承之一。在同一句中,前面提起两个并列成分,后面按照前面提起成分的次序,分别用另两个并列成分来说明或补充。如:“在雷锋的历史上,虽没有上甘岭冲天的火光,也没有云周西村惊人的风雷,但我们完...
全方位采集和定向性采集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全方位采集 一种科学、有效的采访方法。为了了解真实的情况,采访必须坚持不轻信的科学态度。采访面要宽,除了正面了解,还要进行侧面了解;除了听赞成人的反映,还要听持不赞成或反对态度的人的意见,甚至要听持有...
喜剧感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喜剧感 美感形态之一。指人们在喜剧艺术的欣赏中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形态的美感。主要是伴随着滑稽、可笑、轻松之感,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笑。喜剧往往以丑作为表现对象,而丑正是滑稽的本质所在,喜剧引起的笑,正是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