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集诗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锦囊集诗 诗人寻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李贺“寻诗”的方式就很奇特。号称“诗鬼”的李贺喜欢外出漫游,动中觅诗。他经常背个旧锦囊,骑一头毛驴,带个小书童,无目标地到处闲游。他在驴背上思索诗句,一有所得...
诗肠鼓吹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诗肠鼓吹 自然景物能陶冶作者的情怀,触发诗人的思绪。唐代戴顒就是这样一位喜欢借助于自然界的神韵来诱发创作灵感的诗人。有一回,戴顒提着一篮香酒果品,悠然自得地走向山林。
村里有个年轻人看到了他,问...
吴子华改题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吴子华改题 标题是文章之“睛”。标题要准确、鲜明、生动,突出主旨。吴子华为羊绍素改题,就是着眼于这一点。唐末兴化年间,有个夏天特别炎热。但羊绍素仍不废练笔。他乘早晨凉快,一连七个清晨,刻意写就一篇赋。...
用树叶写的书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用树叶写的书 元代末年,学者淘宗仪长期住在乡下,边教书边种田。种田要休息。休息时,他不坐也不躺,而是把平时目见耳闻的重要事情和看书学习的体会,用笔墨记在随身携带的稿本上,有时没有纸墨,就记在随手采到的...
改、改、改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改、改、改 明末清初,大学问家顾炎武写的八卷《日知录》在1670年成书了。他却认为还存在不少缺点,感到自己读书不多,不能轻易刊行问世。从此,顾炎武就着手增改《日知录》 。这是一部读书札记,分经义、吏治...
尽善尽美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尽善尽美 孔子的文艺思想之一。语出《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在质与文,即文艺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原则地提出“文质彬彬”的准则。在评价具体...
文质彬彬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2
文质彬彬 这是孔子关于文艺的内容和形式关系问题的论述。语出《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即文采,指文艺的外在形式;质,即质实,指文艺的内在思想。孔子认为文超过质便...
绘事后素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绘事后素 孔子的文艺思想之一。语出《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记载了孔子与弟子子夏断章取...
思无邪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思无邪 这是孔子对《诗经》的总评。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集解》引包咸说,释“无邪,为“归于正”,说明这正是孔子“中和”的哲学观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即使是《诗...
见素抱朴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见素抱朴 道家文艺思想之一。语出《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以为文(文饰),不足(不足以洽天下)。故令有所属(归属,指...
修辞立其诚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修辞立其诚 指言辞纯正,以表达充实正确时思想内容。这是中国古代关于道德、功业和言辞关系的最早论述。语出《周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颖达《正义》:“...
建安七子都有哪些人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时期的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和刘祯。曹不在《典论•论文》中将七位作家并举和加以赞扬,始有“七子”之称。由于这七人的生活时代和文学活动主要是在建安时期,后世遂称他们...
建安风骨的含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建安风骨是后人对汉魏之际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家所创作的优秀诗文的内容、形态风格的概括和总结。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俊才云蒸”的时代,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家在文学创作上具有许多相似的特征。
...
建安文学有哪些主张和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建安文学是指建安时期(196一220)的文学。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的年号。当时,三国鼎立,曹操在他所控制的北方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并把全国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收罗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以邺都为中...
文学社团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文学社团 一种有文学纲领、宣言和结社章程的作家组织形式。参加者一般要有入社、入会的手续,不一定有常设的机构,但经常聚会,并都办有自己的刊物或书店等。
现代文学领域内的流派一般都以一个社团为中心,...
文学流派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文学流派 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作家,由于审美观点一致和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通常是有一定数量和代表人物的作家群。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自发聚合和自觉...
文风的基本要素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风是一定历史时期在文章上具有的普遍性、倾向性现象,因而不能只是一词一句的简单表现,而必须由几个大的基本要素综合性地体现出来。构成文风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点:
1.文风的时代特征。文风是时代的产物...
风调、风韵、笔势有什么区别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风调是文风、风格的代称。本义为风度、韵致,引申为文风、风格。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此“风调”即“风格”。
风韵是文风、风格的代称。...
文学作品中的风味、风力、风致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风味是文风、风格的代称。本义为美好的口味,引申为风度、风采、情趣、特色。“风味”用以指谓文风、风格,首见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他把玄言诗风称为“江左风味。”此后,“风味”常代指文风、风格...
如何理解文气、文格与文体
发布时间:2017-11-6|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气是文风的别称。《宋书·谢灵运传论》记沈约批评玄言文风说:“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这里的“气”已具文风的意味。元代脱脱称南宋文风为“南渡文气”(《宋史·文苑传序》),鲁迅也曾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