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

思无邪 这是孔子对《诗经》的总评。语出《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集解》引包咸说,释“无邪,为“归于正”,说明这正是孔子“中和”的哲学观在文艺思想上的体现。即使是《诗经》收入大量爱情诗,也被视为归之于“无邪”,《毛诗序》把爱情诗当作别有寄托的政治诗或道德诗。如将《关睢》说成是咏“后妃之德”。朱熹则认为孔子不删这些诗的原因是“圣人存之…… 以为戒耳”(《诗经集传》 )。正如《论语•八佾》所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是“思无邪”的具体化。汉刘安也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谤而不乱。”当然这未必符合《诗经》的实际,但“思无邪”却作为千古不易的艺术标准而为后世所依循,在文论史和创作史中都有其深远影响。


文章未设置标签!

- 建安七子都有哪些人
- 人不能无乐
- 建安文学有哪些主张和影响
- 浙派诗和浙西词派主要人物及文学创作风格
- 文章四友和吴中四士
-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 花间词派代表人物及写作特点
- “元曲四大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 鸳鸯蝴蝶派和湖畔诗社分别有哪些主要人物?
- “宋世二陈”指的是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