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六君子
发布时间:2017-11-3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苏门四学士是对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的誉称。这4人都出自苏轼门下,在诗歌创作上都曾得到苏轼的培养、奖掖和荐拔。
这4个人在诗歌创作大都有各自的主张和特长:黄庭坚推崇杜甫,“无一字无来...
言有三表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言有三表 语出《墨子·非命上》:“故言有三表(标志、法则),何谓三表?墨子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
豪放词派
发布时间:2017-11-28|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1
豪放词派 指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词风豪迈奔放的宋词流派,也称“苏辛词派”。自晚唐词人温庭筠,到宋代的柳永,都主张写词应以婉约为正宗。苏轼的出现,打破了婉约派词人一统天下的局面,他以豪放不羁的性格,豁...
声音之道与政通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声音之道与政通 语出《礼记•乐记》:“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发展了荀子《乐论》的主要思想,并提出“声音之道与政通”,“...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指继唐代古文运动之后,在北宋中叶兴起的一场文学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诗派为代表的浮靡文风,与唐代古文运动相比,声势浩大,历时更久,波及面广,参与者更多,影响也更为深远。这场...
温柔敦厚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温柔敦厚 儒家的“诗教”,始见于《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教也。”孔颖达《礼记正义》:“温谓颜色温润,柔谓情性和柔。诗依违讽刺,不指切事情,故云温柔敦厚诗教...
南唐词派和九僧诗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1
南唐词派 指五代南唐时期的一个词派。代表人物有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当时的宰相冯延巳,俗称“二主一冯”。作为统治者,他们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他们在词的写作上却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南唐词派的创作,...
买椟还珠和画鬼魅易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买椟还珠 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
人不能无乐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人不能无乐 荀子关于音乐本质属性的论述。语出《荀子•乐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认为由于喜怒哀乐是“人情...
圣人也者,邀之管也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圣人也者,邀之管也 荀子关于圣、道、经三者关系的论述。
语出《荀子•儒效》:“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故《诗》、《书》、《礼》、《乐》之道归是矣。”
荀子认为圣...
人之于文学,犹玉之于琢磨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人之于文学,犹玉之于琢磨 荀子关于“文学”的社会功能的论述。
语出《荀子•大略》:“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诗》 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谓学问也。和之璧,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
花间词派代表人物及写作特点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花间词派是指晚唐五代时期词坛上出现的一个词派,因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而得名,包括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和凝、孙光宪、毛...
晚唐词人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晚唐词人 词的写作到了晚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文人填词已很普遍,写作技巧有所提高,词调也增加不少。
在填词风气日甚之际,也涌现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词人,如皇甫松、司空图、韩偓、唐昭宗(李晔...
咸通十哲及江东三罗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咸通十哲 指唐末咸通年间(860-874)的10 位诗人:许棠、任涛、张蠙、李栖远、张乔、郑谷、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又号“芳林十哲”。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海叙不遇”条虽有“十哲”之称,但...
新乐府运动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新乐府运动 指中唐时期诗歌界兴起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运动。所谓“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是白居易和元稹。对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和元稹都十...
韩门弟子和张王乐府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韩门弟子 指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受业弟子。《新店书•韩愈传》称韩愈“成就后进士,往往知书,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李翱与皇甫湜被称为韩愈的两大弟子,他们都是韩愈古文运动的后继者,对韩愈的古文写作主张...
唐宋八大家和孟韩诗派
发布时间:2017-11-21|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唐宋八大家 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八人的合称。这8 位作家都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在散文创作上都以古文写作见长,他们的写作主张也基本相似,都十分注重文...
竹溪六逸和古文运动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竹溪六逸 指李白、孔巢父、韩准(一作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六人。据《新唐书•李白传》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市)时,曾与孔巢父等5 人共隐于徂徕山,纵酒酣歌,时号“竹溪六逸”。这6...
法天贵真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法天贵真是道家文艺思想之一,庄子反对儒家礼教而提出的美学原则。语出《庄子·渔父》:“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跟儒家把“天”神化不同,道家把“天”看作为自然。从儒家...
道家文艺思想——虚静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文论流派 |
评论:0
虚静 道家文艺思想之一。语出《庄子•天道》:“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老庄哲学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