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朋友,不要状元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要朋友,不要状元 唐代某年,举行科举考试。王起任主考官。他很重才,但有一个看不起穷人的毛病。王起素知官宦子弟白敏中文才超卓,有心要定他为状元,但他嫌白敏中和贫家子弟贺拔惎交厚,有些犹豫。
...
老妪能解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老妪能解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浅近,通俗好懂,文人雅士、市细民都爱白诗。这与他心中怀着读者的改诗态度是分不开的。相传他写诗,很注意别人的反应,常把写好的诗念给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当他抑扬顿挫地读...
一条界破青山色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一条界破青山色 表现手法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也留下了许多佳话。在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应考诗人。不料宴会上为争夺还未见分晓的乡试第一名——解...
什么是侧面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侧面材料是指作者从侧面的角度选取的,用以衬托作者思想感情,表现人物形像的材料。记叙性诗文常常用侧面材料表现人物或主题。鲁迅在《藤野先生》中以留级生嘲笑藤野先生的材料,从侧面表现出藤野先生朴素和清贫的生...
正面材料和反面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正面材料 指作者从正面的角度选取的用来表明自已观点和感情倾向的材料。在议论性文章中,正面材料是指作者的立论和与其一致的,用以正面阐述论点的论据。《矛盾论》中论证矛盾普遍性的观点,就用了十五条正面材料证...
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第一手材料 作者不借助任何中间环节,直接获取的未经转手的材料。包括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目击或采访当事人获得的材料,当事人的口记、手稿及其它未经转手的亲笔书面材料,作者参加科学研究实践提供的科学实验报告...
什么是间接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间接材料是作者不是运用各种感知手段或技术手段直接获取材料,而是从共它渠道间接获得的材料。如从阅读文件、图书、报刊或其它资料获得的材料,从观看电影、电视、录像、摄影或广播、录音、他人讲述获得的材料。不仅...
句中韵、换韵、转韵、双声配叠韵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句中韵 押韵技巧之一。诗句的中间相押韵。如:“銮舆三顾茅庐。汉祚难扶。日暮桑榆。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天数盈虚。造物乘除,问汝何如,早赋归欤。”(虞集《折桂令》)此...
交韵、阴韵、句首韵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交韵是押韵技巧之一。奇句与偶句的尾字交互押韵。如:“山川壮丽欣重睹,旧梦依稀认血痕。千万险滩皆稳渡,水头如剑破夔门。”(陈毅《重过三峡》)一、三旬押“u ”韵,二、四句押en韵,造成诗歌音律上的回环美...
排韵 、打铁韵、抱韵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排韵是押韵技巧之一。又名“打铁韵”。诗中行行押韵,一韵到底,全诗落音一致。如:“四三年,三月天,红格丹丹太阳照枣园。周总理盘腿坐车前,手摇纺车吱溜溜转,带头纺线线。”(王耒信《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全诗...
协韵、调配韵脚、偶韵、隔句韵、随韵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协韵即“押韵”。
调配韵脚即“押韵”。
偶韵是押韵技巧之一。又名“隔句韵”。偶句最后一个音节相押韵。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
什么是无意观察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写作过程的无意观察又称无意注意。即无目的的观察。指作者并没有怀着特别的观察目的去认识事物,而是在一种处于自然的状态中去观照生活。这种观察虽不受人的意识的特别控制,但它和记忆、感情紧紧相连,往往沉淀在人...
怎样掌握写作过程中的有意观察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有意观察又称有意注意。即在观察过程中,囿于习惯的心理和某种意图,对事物的某一局部观察得特别仔细。有意观察显然有着明确的目的,因为它是“有意”的,得到了第二信号系统的配合,有内部语言活动的参与,所以这种...
谈谈什么是观照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观照是指不问事物的功利性,只抓住由事物外观(即感性形式,也就是事物的外在形式结构)获得的直观现象,以之为起点,去自由体验主体由此发生变化的精神状态。观照,不等于单纯去“看”, 而指对外观一面感知,一面...
观察在写作活动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观察在写作活动中,人们有计划的认识某个对象的知觉过程和认识过程。它是一种有明确目的的有意知觉形式,是人们取得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观察的过程中,并不限于知觉,而常同积极的思维相结合。具有很大的个人积极性...
写作者理智感的形成和培养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理智感是人类的高级情感之一,是在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动力。人的理想、世界观对理智感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求知欲、好奇心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
...
情感的稳固性和道德感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情感的稳固性 情感品质之一。指情感的稳定程度,是以主观世界的稳固性为转移的,并且是它的具体表现。它形成于多次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并与情感的深度密切相关,情感愈深厚,则情感一般也愈稳固。写作者具有稳定的情...
情感的深度性及控制性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情感的深度性 情感品质之一。指情感在人的意识、体验和行为中联系的普遍性和深厚程度。写作者的情感愈能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就愈富于深度,反之则缺乏深度。深刻的情感推动写作者探索事物的本质,这主要表现在以自...
《强迫症的历史:德国人的犹太恐惧症与大屠杀》
发布时间:2017-11-9|
分类: 图书推荐 |
评论:0
(美)克劳斯·费舍尔著 | 佘江涛 译 | 译林出版社|德国历史上的反犹文化源自于哪里?对犹太人的种族杀戮是如何演化而成的?自中世纪以来,在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文化中,就充斥着反犹太人的现象,它...
诗人齐聚中国李白诗歌节
发布时间:2017-11-9|
分类: 文化动态 |
评论:0
为期三天、由中国诗歌学会和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29届中国李白诗歌节,11月5日落下帷幕。作为第29届中国李白诗歌节的重磅呈现,“故人在咫尺——百年新诗与古典诗歌的艺术传承”中国诗歌论坛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