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化短、指称法、分散法及重叠法
发布时间:2017-11-23|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长句化短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为了使句子简洁,精练,作者常常想办法把长句简化、压缩为短句。常见的方法有:“指称法”、“分散法”、“重叠法”和“变位法”。
指称法 长句化短方法之一。把长句中的复...
欧化句式和长短句连用
发布时间:2017-11-23|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欧化句式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为了丰富文字的表现力,有时作者有意冲破汉语语法的束缚,而采用英法俄等语种的语法特点组织句子。如“她不能、不肯、也不愿意看到别的苦处,”(老舍《骆驼祥子》), “我只要一...
散句和整散结合
发布时间:2017-11-23|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散句 语言技巧之一 。行文中,作者使用那些与整句相对的,长短不一、结构相异、语调变化的句子来表情达意,以显示其随意、活泼、口语化的语调和情致。如:“有时微风过来,用纤手挽着那影子,它便袅袅的成了一个软...
否定见意、紧句和整句
发布时间:2017-11-23|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否定见意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先否定已陈述的对象,然后从新的角度加以肯定,使句意有所深化,有所跃进。如:“假若你看到我们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不,用自己的意志创造的‘地下长城’,你才更加惊讶呢。”有...
怎样理解文学创作中的“风格”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风格是文学创作中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而鲜明的审美特征。它受作家主观因素及作品的题材、体裁、艺术手段、语言表达方式及创作的时代、民族、地域、阶级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并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为一个...
文风的继承、发展与变革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文风的继承、发展与变革 一种文风,总是伴随产生它的时代、社会、阶级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往往因环境的需要而诞生新的文风。不同条件下产生与不同状态的文风之间,不是绝对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
文学艺术中的形象性和假定性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形象性 指文学艺术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上所具有的具体、生动、可感的特性。是文学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形象性的概念有时也指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用于研究和评论创作的一把尺度,以此来检验与衡量文艺创作用形象表...
艺术性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
发布时间:2017-11-20|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艺术性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其主要美学标准是:各种艺术形式与它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内容之间应当形成和谐关系,即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艺水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画面或表达思想感情所达到的准确、深刻、鲜明、生动...
材料的典型性、生动性和主观性
发布时间:2017-11-1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材料的典型性 指材料本身反映了客观生活某一方面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典型性是对材料的重要要求之一。参见“典型材料”条。
材料的生动性 指材料本身的生动、具体、形象,具...
材料的真实性和材料的客观性
发布时间:2017-11-1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材料的真实性 任何材料都应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而不是来自作者的主观臆测。真实性是对写作材料的最基本要求,它的涵义首先在于作者无论使用何种材料,都应是来自实际生活的,是对生活中实际存在和曾经存在的人...
数词活用、成语活用及概念转移
发布时间:2017-11-1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数词活用 语言技巧之一。运用数词超出了数的总义范围,而表示其他一些意思。如:“一知半解”、“一星半点”中的“一”、“半”表示“少”的意思;“千方百计”、“万紫于红”中的“千”、“万”表示“多”的意思;...
立体性感受和特征性感受
发布时间:2017-11-19|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立体性感受 人们观察世界,最普遍是运用视觉,因此,通过视觉而获得的感受是感知世界的主要途径。但是,实际上,除了视觉,人们还用触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来感知客观外界的事物,这种运用全部感官来感知而产生的...
综合性材料、对比性材料、说明性材料及注释性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综合性材料 对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概括总结和分析评价所得的材料。它具有全面、概括、代表性强的特点,但由于对原始材料分析概括有一个综合的过程,所以材料产生较晚,时效性较差。作者在写...
实验材料、权威材料、背景材料及备用材料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实验材料 通过各种实验手段所获得的对于客观事物认识和理解的材料,包括各种数字、数据及实验结果等。在文章中恰当地使用实验材料,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助于证明论点。使用时应注意材料的准确、真实、可靠。
...
调整词素和弹性变化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调整词素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作者往往交换双音节词中词素的位置,构成“同素异序词”,以适应语言环境中语言色彩的微妙变化,便表达更为准确、鲜明、适情。如“喜欢一一欢喜”,“感情——情感”,“爱情——情...
常规搭配和超常搭配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常规搭配 语言技巧之一。搭配是语言中词汇单位的组合。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行文中,作者一般总是按照某种语言的词语搭配规范将词组合起来使用。这种组合方式称做常规搭配。其搭配规范体现在下列三方面:
...
有意感受和无意感受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有意感受 从事文学创作的作者,怀着鲜明的创作目的,自觉地将身心投入生活之中,去感受生活,称有意感受。其特点是主体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感受。它受主体意识和动机控制,是主体对客体刺激的集中注意。主体在对客...
谈谈写作过程中的感受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感受是写作主体的感官受到各种外界物(如形象、颜色、音响、气味、滋味、冷暖)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即人的身体和五官从客观世界得到的信息和反应,还包括感情,即把这些反应统一起来的情...
写作训练环境的差异和需要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写作训练环境的差异 指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的环境和同社会生活实践相脱离的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社会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如果学生与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就有了完成作文任务的基础...
感情移入和意志外射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写作技巧 |
评论:0
感情移入 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主体在观察生活中,对于对象客体的反馈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感情交流过程。作家、艺术家的审美观照,不只是停留在单纯被动地接受客体信息的阶段,而是成为作家、艺术家主观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