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见意、紧句和整句

否定见意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先否定已陈述的对象,然后从新的角度加以肯定,使句意有所深化,有所跃进。如:“假若你看到我们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不,用自己的意志创造的‘地下长城’,你才更加惊讶呢。”有时语句脱口而出,紧接着加以更正,然后再补充说明,不仅表意周密,而且活现出说话人的神态,如:“我有好几天,不,一个多月,不回家了。”
紧句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为了表达紧迫语气,有意把意思层次较多、语法成分较复杂的数个词组紧缩在一个单句里,如:“鲁迅先生叫我早上七点钟托内山先生打电话请医生。”这句话包含三层意思:鲁迅先生叫我托内山先生;我托内山先生打电话:内山先生打电话请医生。三层意思压在一个单句里一口气说完,中间不停顿,表达了一种紧急的语气。
整句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中,作者充分利用汉语词语音节整齐的恃点,使用两句或多句字数、结构相同或相近,节奏匀称的句子,如对偶句、排比句等来表情达意,以取得加强语势、和谐音调、传达微妙情趣的目的。如:“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朱自清《春》)其中,头尾两组是对偶句,中间四句是排比句,这些句子连用,显示出春天那种和谐、轻快、生气勃勃的节奏感、韵律感。


文章未设置标签!

- 邀请书的写法及格式
- 材料的真实性和材料的客观性
- 作者素养之智能结构
- 写作风格理论中的“艺术格调”
- 感情移入和意志外射
-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 理论材料、感性材料和事实材料
- 乡土题材文学作品
- 客观材料和质料
- 崇高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