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11月12日,全世界的报纸几乎都刊发了路透社的一帧照片。画面上是一位年轻貌美的澳大利亚女歌迷,在右脸上印了闻名全球的美国摇滚乐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肖像,在这前一天,杰克逊已开始在澳洲的巡回演出。尽管各个国家的报纸用不同的语言诠释着画面,但照片本身早已超越语言的羁绊,鲜明地显示了歌迷对歌星的近乎痴醉的喜爱。
偶像现象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以往的偶像基本上都局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浮士德》、《约翰·克利斯朵夫》、《牛虻》、《简·爱》,而且崇拜者也只是极少数人。一些专家指出:追星现象的出现是与明星制度建立、传播媒介发展相关连的。著名影城好莱坞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明星制的地方,制片人运用电视、报刊、广播、电影等手段使演员发紫走红,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追星者心目中的偶像比起小说人物大不相同,前者具有鲜明的客观色彩和具体形象,不象后者是需要崇拜者加以主观再造的抽象人物。
追星者对偶像的崇拜决不是一般程度的偏爱。他们关心偶像的一切,甚至有共命运的感觉。从东京、洛杉矶到凡是有明星起居出没的地方,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追星者风尘仆仆汇聚一起,相机是希望能同明星拍照;签名册、相片、杂志是等待明星签名;鲜花是准备奉献的;双唇是企求亲吻的。为了能够与明星见上一面,追星者会不顾严寒酷暑,等上几小时、十几小时。当明星一旦出现,他们就会叫出对方的小名或昵称:“费翔,你家的猫又病了吗?”“迈克,你现在的脸好白阿!”追星者对明星的细枝末节都了如指掌。
在各种追星者中,球迷是最狂热的。世界上许多球星的球衣差不多都被他们撕碎过,作为纪念品。歌迷的疯狂也令人喟叹。1980年5月10日下午,日本著名的歌星和影星山口百惠告别艺坛。那天的告别演唱会上,全场泣声如潮,排山倒海,歌迷们凄厉的叫声撼人心魄,希望百惠能够改变初衷。当百惠忧伤欲绝,终于别去后,许多歌迷都黯然神伤,觉得世界骤然灰暗。而山口百惠告别后的八年来,歌迷一直在跟踪她,关注她,期待她复出。(王安云言西早)
以上就是有关《印在脸上的歌星——追星族的那些事》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小品”的来历|“磨洋工”的来历|“黑马” 的来历|“老佛爷”的来历
- 桎梏怎么读|桎梏是什么意思|怎样用桎梏造句
- 斛怎么读|斛字的正确读音|斛字有哪些含义
- 尧怎么读|尧字的意思|尧字标准读音|尧字组词
- 敬爱的近义词是什么|敬爱有哪些近义词
- 田井读什么字|“畊”字意思是什么|畊字怎么读正确
- 马上封侯是什么意思|马上封侯拼音怎么读
- 乳扇是什么东西?乳扇是怎样制作的?
- 皋怎么读|皋字是什么意思|皋怎么读拼音
- 焜怎么读|焜字是什么意思|焜字标准读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