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风味、风力、风致
风味是文风、风格的代称。本义为美好的口味,引申为风度、风采、情趣、特色。“风味”用以指谓文风、风格,首见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他把玄言诗风称为“江左风味。”此后,“风味”常代指文风、风格。如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一家之语,自有一家风味”,即文风、风格的意思。
风力是文风、风格的代称。本义指风的强度,后转化为对人的品格气度的称谓,引申为文章风格、笔力。《文心雕龙•风骨》:“相如赋仙,气号凌云,蔚为辞宗,乃其风力遒也。”此“风力”即“风格”之意。
风致是文风、风格的代称。本义为人的风度,引申为文章风格。陈师道《后山诗话》:“鲁直(黄庭坚)与方蒙书:顷洪甥送令嗣二诗,风致洒落,才思高秀。”此“风致”即“风格”。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作文技巧:谈谈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 学会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 高中生谈怎么写作文——构思要奇,立意要新
- 谈谈作文和写作时的十个技巧
- 谈谈文学的阶级性
- 协调音节、压缩音节及扩充音节
- 寓言题材文学作品
- 会议记录写作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 商业新闻写作技巧
- 儿化韵、响音字韵及逗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