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积累”

如果说生活是文章的源泉,那么情感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两句名言道出了情感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写作的基本内在动力是激越的情感,作品自然应该从调动和调控写作的情感因素入手,写作者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到文章写作中,巧妙发挥情感这把双刃剑的积极作用,从而把人的这种天赋作为吸收与释放生活的能源。由此,写出优秀的作品,就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且是可见可触的目标和现实。
没有情感的加入,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比如去过庐山的人很多,只有苏轼写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千古名句;看过大海日出的人很多,只有巴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海上日出》;看过黄河的人也不少,只有李白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我们每个人都站立在地球上,可是只有郭沫若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这样气势磅礴的华丽诗章……这是因为他们不仅看到了,而且感动了。
只有当我们的心弦被触动了,产生了哲思,产生了激情,或者情感积累到非抒发不可的程度,静下心来,从自己的心灵深处寻找并提取最动情的“生活断面”,或在情感的发源地,找寻自己最有感触又与题目紧密结合的生活场面。这些能够感动自己的事例片段和场面,也往往能够感动读者。如果能够把这些让自己感动的事例和场面与题目紧密结合,使饱含情感的印象清晰起来,写作的良好欲望便会产生,若再能升华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一篇卓尔不群的好文章就会诞生了。


文章未设置标签!

- 文学的社会功能
- 怎样理解写作风格、文章风格和作文风格
- 写作教学具体要求
- 如何激发和保持写作的“热情”
- 写人的作文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 商业新闻写作技巧
- 谈谈写作过程中的感受
- 调整词素和弹性变化
- 文章的含义及作用有哪些
- 改革开放题材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