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使用标点符号——分号和句号的用法

如何掌握分号和句号的用法?分号和句号是容易混淆的标点符号。有时读文章或写文章,就前边的意思看已经是完整的了,似乎可以点句号,但是下文出现的意思又和它并列,或是关联,这时就不要用句号而用分号了。
如:
①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能阻挡它,因为这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例①是谈种子的力量。如果只读到第一个分号,看来已经是一个完整的意思了,似乎可以点句号。但是接着读下去,就会发现还有两层意思和它并列,共同说明种子的力,因此这种地方宜用分号,不用句号。
在分条目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时,如果各条里的意思不太复杂,各条之间用分号;如果各条的意思复杂,甚至已经包括了完整的句子(用了句号),那么每条的后面都用句号。如:
②巩固此根据地的方法:第一,修筑完备的工事;第二,储备充足的粮食;第王,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
③一、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二、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三、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
例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说的,用三条意见来说明巩固根据地的方法,每一条的句子都很简单,中间就用了分号。
例③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间》一文中回答创作怎样才会好的问题,从大的方面说也是一个中心,但包含的意思比较复杂,有些条目(如第四条)已经包含了不只一个完整的句子。象这样的情况,就应在每一条后面用句号。



- 协韵、调配韵脚、偶韵、隔句韵、随韵
- 高中生谈自己怎么写作文的经验——大胆尝试
- 谈谈“逻辑记忆”对写作的帮助
- 写作中的情感作用与知觉作用
- 文风与时代
- 写作爱好和写作动机
- “伏笔”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
- 怎样写作教科书(讲义)有哪些特点
- 文学创作个性的形成及作用
- 文学作品要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描写行动和展示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