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创作过程中环境虚化和主题淡化分别代表作家的审美倾向,是为写作服务的一种技巧。下面,爱文网就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下小说创作过程中环境虚化和主题淡化运用方法。
一、什么是环境虚化?
环境虚化属于小说创作的审美倾向之一。指作家在创作中,为深入了解与把握人物精神、情感世界的微妙,有意避免描绘外部事物,着力于内宇宙的凝神观照,随之产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相对虚化的现象。
文艺创作环境虚化的目的,即是为了充分揭示人物性格深层结构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在一些现代派作家笔下,社会环境虚化,而人的心灵深处却写得相当丰富与复杂、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小说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在《爱的荒漠》中,即以这种虚化社会环境和深化人物心灵的手法,较为成功地创造了内心异常矛盾的玛丽娅形象的。
环境虚化是情节淡化的意识流小说的特点,也在一些情节并不淡化的作品中有所表现。如卡夫卡的《城堡》中,主人公生活与挣扎的社会环境,只是一个抽象的官僚政治的象征,具体的时代与国度都被虚化了。
二、什么是主题淡化?
主题淡化是小说创作的审美倾向的一种。指由性格淡化、情节淡化、环境虚化带来的文艺作品主题思想的若有若无、朦朦胧胧的现象。主题淡化与主题鲜明形成对照。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主题是指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艺术形象越成功,中心思想越深刻,社会意义也就越深远。
主题淡化的作品,作者着意的并非是想要通过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性格鲜明突出的艺术形象,来明确地传达作者心中希望告诉读者的思想意蕴和爱憎是非观念,而是按照生活的原貌来描绘生活,写出生活本身的自然形态,悉心把性格、情节、环境进行淡化,使生活诗化、抒情化、心灵化。在这样的作品中,很难清晰地分析出明确的主题思想。
汪曾祺的某些以写民情风俗为内容的乡土小说,就是创造出一种返朴归真的诗的意境,而主题思想却被淡化了的作品。
以上就是有关《小说创作过程中环境虚化和主题淡化分别是什么意思》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写作手法:谈谈写作中对人物外貌描写技巧与心得
- “农业题材”的文学作品
- 高中生谈怎么写作文《我要写生活中的美》
- 长句化短、指称法、分散法及重叠法
- 文风的基本要素
- 学生写作文如何在体裁形式是有所突破
- 新闻写作技巧和要求
- 文学创作中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 文学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艺术门类
- 中学写作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