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题材”的文学作品
中国农村,正处在一个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的时期,到处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亿万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文化道德操守,因而也必将导致他们在是与非的判别、得与失的取舍、守旧与创新的抗衡中有着更深的矛盾、困惑、焦灼乃至痛苦。
作家、艺术家不应回避乡村生活中存在的苦难和沉重,不应回避农民心灵世界的丰富、复杂和厚重,而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讴歌现实变革的同时,探寻到乡村的精神内核,真正抵达乡村的灵魂世界。
农业题材文学的创作应将诗意笔法和现实品格二者内在地融会起来,农业题材的灵魂在乡士意识,而乡土意识的基本涵义包括“理想的感情”与“批判的感情”这样的情感立场。那么将二者融会起来,就是一方面要大力发掘和表现农业社会中的真、善、美,以及自然的、淳朴的和诗意的东西,并以此作为我们今天宝贵的精神资源。
另一方面,要走进农村世界的内部,谛听农村的脉搏和农民的心跳,真实地再现农村的变革以及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历程。而且二者的融会,还肩负着一种责任,即用诗意的光芒和色彩去照亮正在“行走”中的中国农村大地。同时,我们还要吸收传统和世界先进的艺术表现手段,来丰富和壮大自己,让农业题材文学这个话题新鲜起来。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现代汉语中的词和词汇
- 标点符号——句号和逗号的用法
- 怎样写自我鉴定
- 描写要避免平庸和肤浅
- 明确描写的意义和作用,把握描写的范围和对象
- 客观材料和质料
- 文风与世界观
- 为什么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 什么是警句
- 写作构思中的内化和外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