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朗读的停顿与所读作品的文体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或句子的结构的需要,停下来换口气或使句子层次分明……下面,爱文网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朗读中停顿的作用和停顿的分类。
一、停顿有什么作用
说话或朗读时,常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的生理或句子的结构的需要,停下来换口气或使句子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并让听者有时间领会说话或朗读的内容。
二、朗读中停顿的分类
1.用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都属语法停顿标点符号表示停顿的长短是这样的:顿号最短,逗号、分号、冒号稍长些,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更长些。这个长短的确定不是绝对的,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
2.在没有标点符号之处,为了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要做些停顿,这样的停顿叫逻辑停顿。
3.为了显示文章的节奏、结构、语意而采用的停顿叫节拍停顿。
三、怎样恰当确定朗读中的停顿
朗读的停顿与所读作品的文体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关。不同文体的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决定了朗读速度,因而也要求有不同的朗读语速。
一般地说,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根据需要适当停顿。记叙文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果内容表达的是激动、欢快、紧张的情绪,语言慷慨激昂、豪迈奔放,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停顿的次数要减少,停顿的时间也要短一些;如果内容表达的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情绪,语速就要慢一些,停顿次数要多一些,停顿时间也要长一些。
朗读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根据诗体的不同,停顿也要不同。
古诗四字句一般是两拍“二、二式”。如:硕鼠/项鼠,无食/我黍。
五字句一般是三拍“二、二、一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字句一般是四拍“二、二、二、一式”。如:无边/落木/萧莆/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现代诗歌的停顿,一般也是两个音节或三个音节为一拍。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寓上。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以上就是有关《朗读中停顿的作用和停顿的分类》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怎样才能写好散文
- 写作教学特定要求、教学原则和有序性原则
- 如何理解文气、文格与文体
- 现代汉语大概有多少种方言
- 人物出场的描写方法
- 文风的基本要素
- 创作过程
- 句式错综和并提分承
- 人物肖像描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认识一下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及正确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