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散文化的创作方法有哪些特点

散文化是小说创作的审美倾向之一。主要指抒情小说变古典小说重叙事的传统而以抒情为主导。这类小说以广义的散文体式和非韵体语言抒情,在抒情的主导下兼及叙事写人,表现出一种情感丰富,韵味浓郁,形式自由,灵活多变的新风格。
在小说内容的构成上,它的情节叙事因素明显淡化或弱化,但其负载的意蕴和内涵却增大和深化了,并且变得更为“生活化”,更近于平凡人生的真实;创作主体自身情思的抒发和作品中人物丰富复杂的心理情绪的表达,二者交织融汇为意境、氛围和情调,加重了其内容构成中抒情性份量。
在小说结构形态上,它不依傍故事情节的曲折性、连贯性,不注重矛盾冲突的铺展和激化,而以人的心理情绪为结构基点,小说画面具有跳跃的节奏和较大的时空跨度,显得松散而又随意、自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它采取“兼小说与诗歌为一体”的写法,将人物的心理情感描写与客观环境的意象创造结合起来,讲究一种笔致自然,言近冒远,韵味悠然的诗的语言规范,强化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加深人物置身的生活环境之真实感,在人物主观情绪与客观氛围融贯如一中组织画面、组合形象。
从创作实际看,散文化与艺术典型化并不相悖。它主要通过情理或情物合一的意象组合使文学形象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升华为典型。孙犁就是把散文化的意象组合作为典型化的补充手段的。他认为,小说中文学形象一旦达到“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就能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以上就是有关《小说散文化的创作方法有哪些特点》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未设置标签!

- 儿童小说和动物小说的写作特点以及区别
- 叶楠谈朱自清春写作手法《浓淡相宜动静交织》
- 谈谈文学的阶级性
- 文学创作中的“艺术概括”指的是什么
- 什么是报告,如何写报告
- 写文章需要注意哪些逻辑问题
- 文学写作要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 “静物动写”在文章写作时的巧妙运用
- 作者素养之智能结构
- 中国古代创作风格理论术语——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