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公破题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长啸公破题 文章开头十分重要。如果发端就能声势夺人,巧妙破题,文章必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北宋范镇年轻时爱好诗文,和文学家宋祁是好友。一次,两人相约,同以《长啸却边骑》 为题写一篇赋,一比高下。
...
憎厌旧作
发布时间:2017-11-2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1
憎厌旧作 刻意创新的作者,对自己的旧作往往会产生憎厌心理,总想扬弃它。这种心理会带来创新冲动,有利于创作。北宋诗人宋祁和梅尧臣这对好朋友,都有这种强烈憎厌旧作的创新心理。他们碰到一起,闲谈不多久,就要...
奔马践死一犬
发布时间:2017-11-26|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2
奔马践死一犬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了这样一则故事:有天早晨,散文家穆修和张景一同上朝,等在朝门之外。他们闲着无事,便讨论起文章作法。
正在这时,他们看到有一匹惊马飞奔过街,踩死了一只躲避...
十条竹竿一片叶
发布时间:2017-11-26|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十条竹竿一片叶 苏轼曾诙谐地对朋友们说过,世上最容易的事情要算是忍笑了,惟有读王祈大夫的诗不笑为难。为何?原来王祈作诗考虑不周到,在构思时常常疏忽整体设计,因而弄得顾此失彼,叫人忍俊不禁。
...
婢女对诗
发布时间:2017-11-25|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2
婢女对诗 东汉郑玄是位著名的大学者,治学严谨,藏书繁富。在他的熏陶下,郑府里面平日总是书声琅琅、抑扬顿挫,甚至就连那些男女奴婢也都耳濡墨染,居然出口成章,言辞惊人。一天,久雨初晴,郑玄担心一部分竹简会...
洛阳纸贵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洛阳纸贵 西晋文学家左思写过一篇《三都赋》,轰动了当时的京城洛阳,达官贵臣争相传抄,文人学士竞相阅读,一时间,洛阳城里纸张为之涨价。《三都赋》之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除了文辞的精美富丽之外,一个很重要...
颠倒唐诗
发布时间:2017-11-24|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颠倒唐诗 有一年春天,莫子山登山游玩,遇到一座寺庙。庙内有奇妙的泉水,精巧的山石,还有少见的佳竹美花。莫子山看了,留连忘返,不由喜诵唐人李涉的绝句《题鹤林寺僧室》,以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终日昏昏醉梦...
繁文之过
发布时间:2017-11-19|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繁文之过 明初洪武年间,刑部主事茹太素写了一篇万言书。朱元璋很重视,专门叫中书郎王敏读给他听。无奈这篇万言书太长,前半部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大都是抨击时政的愤激之词。有的句子甚至危言耸听,夸说朝廷...
诗能解患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诗能解患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往蜀中,王维追赶不及,被攻陷长安的叛军捉住。王维知道自己名声较大,叛军一定会强迫自己做官。他不想背叛朝廷,就悄悄服下一种草药,弄得天天泻肚子,又装哑不能说话。但安禄山...
元万顷檄文泄密
发布时间:2017-11-18|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1
檄文泄密 洛阳人元万顷,曾是唐高宗时期的“北门学士”之一。元万顷很有捷才,落笔成文,人称有“依马可待”之才。可他性格疏旷,不拘小节。乾封年间,元万顷猛生一个念头:“我这一生舞文弄墨,如今也算是可以的了...
神气索然及王勃打腹稿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神气索然 北宋大诗人苏轼对自己的诗稿不厌其改,但对别人的作品却不任意妄改。特别是对名家名作,他坚决反对没有根据地换字更句,认为名家创作时对遣词造句总有自己的考虑。假如妄加改换,会破坏原作。一天,宋敏求...
宰相求句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宰相求句 北宋仁宗朝的宰相晏殊,是位有名的词家。他在创作上常喜与人切磋,没有架子。据说,在他的代表作《浣溪沙》里,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似曾相识”一句,就是他虚心...
生吞活剥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生吞活剥 写作可摹仿别人的思路和技巧,但不可暗中抄袭他人现成的结构和语句。摹仿和抄袭是有本质区别的:相传唐高宗时期,枣强县县尉张怀庆喜作诗。但他不是老老实实地学诗、做诗,而是专门抄袭名家诗篇,藉此博取...
祖咏——意尽而止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意尽而止 一年早春,唐都长安举行会试,主考官出了个《终南望余雪》的诗题。考试规定试诗应五言八句,而应试的祖咏对着试卷想来想去,总觉得只需写首五绝就可尽意了,何必要硬凑成八句?于是,他略加沉吟,一口气写...
李翰——奏乐属文
发布时间:2017-1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奏乐属文 古代文人写作时,往往各有个性特点和习惯嗜好。这种习惯和嗜好一旦形成,也会成为一种推动力,缩短写作过程,强化写作效能。史载,盛唐时李翰有一种从乐求文的奇癖。李翰,字子羽,为文学家李华的后代,以...
裴度却玉带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裴度却玉带 文章应以简洁明白为贵,在这方面,唐代裴度所作的《却玉带表》是一个范例:裴度是中唐名相,曾统帅大军讨平过淮西的叛军,功劳巨大,唐宪宗对他十分敬重,为表示宠爱,亲自赐给他一条玉带。
...
要朋友,不要状元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要朋友,不要状元 唐代某年,举行科举考试。王起任主考官。他很重才,但有一个看不起穷人的毛病。王起素知官宦子弟白敏中文才超卓,有心要定他为状元,但他嫌白敏中和贫家子弟贺拔惎交厚,有些犹豫。
...
老妪能解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老妪能解 唐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平易浅近,通俗好懂,文人雅士、市细民都爱白诗。这与他心中怀着读者的改诗态度是分不开的。相传他写诗,很注意别人的反应,常把写好的诗念给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婆听。当他抑扬顿挫地读...
一条界破青山色
发布时间:2017-11-10|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一条界破青山色 表现手法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这是自古以来作家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也留下了许多佳话。在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有一次举行盛大宴会,招待应考诗人。不料宴会上为争夺还未见分晓的乡试第一名——解...
锦囊集诗
发布时间:2017-11-7|
分类: 文人墨客 |
评论:0
锦囊集诗 诗人寻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李贺“寻诗”的方式就很奇特。号称“诗鬼”的李贺喜欢外出漫游,动中觅诗。他经常背个旧锦囊,骑一头毛驴,带个小书童,无目标地到处闲游。他在驴背上思索诗句,一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