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却玉带

裴度却玉带 文章应以简洁明白为贵,在这方面,唐代裴度所作的《却玉带表》是一个范例:裴度是中唐名相,曾统帅大军讨平过淮西的叛军,功劳巨大,唐宪宗对他十分敬重,为表示宠爱,亲自赐给他一条玉带。
可是到了裴度临终前,他发现很难处理这条玉带。随之入棺吧,怕对皇帝不敬;留给子孙吧,又怕散失民间亵渎上赐。想来想去,觉得还是把这条玉带敬还朝廷最为妥当。于是,裴度要门客替他起草一表,请示朝廷。他要求体例简短,语言精练。
门客们接连写了好几篇,裴度听了都不太满意,觉得词藻虽华丽铺张,却未说清要旨。最后裴度只得亲自构思,让儿子记下他的口述:“内府之珍,先朝所赐,既不敢将归地下,又不合留下人间,谨却封进。”此事传开后,人们无不叹服此表的简切不乱。短短二十六个字,就把为何要交还玉带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这种文约意明的文以确实是值得学习的。


文章未设置标签!

- 古今名人写作故事《欧阳修改文》和《恽铁樵慧眼识新人》
- 日试万言是什么意思
- 古代名人小故事|刘墉妙答|纪晓岚索球
- 为什么将关汉卿称为是中国戏曲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
- 一位身世坎坷的古代诗人
- 贯休的故事
- 吕元应人生感悟——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 俄国著名作家普宁小故事
- 宋太祖喻陶穀“依样画葫芦”
- 闹中作文和之乎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