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始于十九世纪末,确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潮。最早出现的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后期象征主义,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和英美诗歌中的意象主义为其构成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产生于瑞士的达达主义,二十年代初移至法国,演化成为超现实主义,同时产生意识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出现存在主义,在五、六十年代,影响遍及西方世界。战后还相继出现了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流派。
现代主义就是这些思潮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是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危机的产物。其理论上受叔本华的意志主义、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现代派文学的中心内容是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表现这种危机社会中异化了的人。
现代派作家视现实世界是混乱不堪的,人生状况是悲剧性的,人生荒诞而不可理喻,人的一切努力全都枉然。他们对启蒙运动奠定的理想主义感到失望,企图另谋出路,求助于非理性、直觉和潜意识,在艺术上否定传统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形式的革新。
现代主义作家宣称要消灭一切传统的艺术形式和趣味标准,认为这种艺术形式和美学规范是艺术直接把握现实的障碍。他们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实或现实,善于把抽象的思想具体化。
同时非常注重开掘人的潜意识中所产生的自由联想,以荒诞的隐晦、离奇的暗喻、混乱的抽象、象征的烘托、具体的朦胧和反常对比等艺术手段表现自我。由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复杂,艺术手法也较繁杂。
什么是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它最初产生在法国,后来流传到德国、比利时、奥地利、英国、挪威、俄国。其先驱者是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他于1852年出版的诗集《恶之花》被公认为象征主义的第一部诗集。
1886年,让·莫雷阿斯在诗集《咏叹曲》序言中首次使用“象征主义”这一用语。接着,他于1886年6月15日在《象征主义宣言》中对这一思潮的创作原则做了详尽的阐述。通常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界而分为前后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作是托·斯·艾略特发表于1922年的长诗《荒原》。
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叔本华和哈曼特的唯心主义哲学,同时还吸收了尼采的思想。象征主义的作家反对自然主义的纪实性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也不赞成现实主义的社会具体性,主张摒弃周围现实,追求内心真实,臆造抽象意愿,强调想象自由,凭借直觉去洞悉和创造某种不可琢磨的理想世界。
这个流派的诗人作家竭力透过日常的“帷幕”洞悉存在的超验本质,用神秘主义的形式表达对庸俗的市侩习气、实用主义哲学和自然主义艺术方法的反抗。他们的作品是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产物,充满了色情、悲观绝望和颓废的倾向,同时,否定人的社会性和艺术的社会功能。
以上就是有关《什么是现代主义?什么是象征主义?有什么区别?》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国初三家和易堂九子
- 改革文学与寻根文学的写作特点以及时代背景
- 豪放派散曲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 买椟还珠和画鬼魅易
- 云间诗派和云间词派的文学主张及代表人物
- 晚明小品文派主要人物以及文学创作主张
- 竹林七贤和玄言诗派
-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 “月泉吟社”的创建及代表人物
- 白苎派散曲和吴江派散曲写作风格及主要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