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时代距离我们现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但那个时代的青铜器的精巧工艺与优美雄伟的造型至今仍具有巨大的魅力。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商代各种青铜器物,有的形体巨大,制作精美,引起人们的惊讶和赞美,同时也引起人们对它的铸造工艺的研究兴趣。下面,爱文网就和有兴趣的朋友们一起了解一下古代高超的青铜制作技术。
现在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许多青铜冶铸遗址,在这些遗址中又发现了不少有关铸造青铜器的原料和工具。其中,安阳的铸铜遗址中,出土了许多用陶制成的“将军盔”,即炼铜用的坩锅。还发现铸范和铜渣,经过仪器测量和分析,推断当时的青铜器的炼铜原料是孔雀石,燃料是木炭,青铜器的制作程序是传统的方法——陶范法。
陶范一般由外范、内范组成,在制范前,首先作模子,即所造器物的初胎。模子做好后,就可以制外范,外范可雕镂花纹或铭文。将分割成的几块外范合拢在一起,成为器物的外腔,这也称合范。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芯,制作器皿时,用外范包住内范,在内外范之间,灌注铜液,凝固后取出器物,再经过打磨加工,就成为一件完好的器物了。
我国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代的司母戊鼎。(3652ww.com)司母戊鼎结构复杂,是用合范法铸成的,即耳、身、足分别铸成后,再合铸成一个整体。鼎四周有盘龙纹和饕餮纹,腹内刻有“司母戊”三字。大鼎带耳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达875公斤。根据考古专家分析,这种大鼎需要二、三百人用七、八十斤重的将军盔,协同合作才能制成。这种大规模的生产和复杂的工艺过程,说明我国青铜冶铸业早在商代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大,而且质量高。著名的商代四羊方尊,便是这高超铸造技术的物证。四羊方尊高58.3厘米,重34.5公斤,是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尊的颈部铸有蕉叶,蕉叶上的花纹叫夔形纹。蕉叶的底部饰有兽面纹,肩部有四条龙蟠缠在四周,尊的腹部分别铸有四只大卷角羊,突出尊外。羊的背部及胸部饰有鱼鳞花纹。两只前腿和尊的底部铸在一起,上面也铸满夔形花纹。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中间合范的地方,都铸有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遮蔽合范时可能产生对合不正的纹饰,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使方尊的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全器上下以细雷纹为地,线条光洁刚劲。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如果没有高超的合范技术,就很难达到整个器物浑然一体的效果。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高超的青铜制作技术》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 历史上真有“缇萦救父”这个事情吗
- 历史的天空——岳飞之死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句话中的“梦”是什么意思
- 先秦历史散文包括哪些内容?
- 我的作文《猫头鹰的自述》写作过程
- 甲骨文是怎样被发现的呢?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 晒晒我们家12岁儿子的小鸡(晒晒我们家12岁儿子的小鸡宝宝知道)
- 蔡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吗
- “最后的晚餐”与“马踏飞燕”
- 汉字:中国汉字一共有多少?汉字笔画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