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浑天仪是谁发明的?我国历来就有观测和记录天象的优良传统。秦汉时,我国有属于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观测仪器——浑象仪;曾对太阳黑子、新星和超新星作了准确和详细的记载;并对天体运动和宇宙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三派。
“盖天说”认为天是半圆形的,大地是拱形的,日、月、星、辰附着天而平转;“宣夜说”认为天无固定的形状,而是充满着气体的无边无际的空间;西汉时形成的浑天说认为,大地是圆球状的,宇宙是无边的。比较起来,浑天说更为合理些。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为阐述其天文学观点,他写过两部著作,一是《浑天仪图注》,一是《灵宪》,并绘制了一部星图——《灵宪图》。
张衡认为,日有光,月亮自身不会发光,月光是由日光照射而产生的;他还推测出月食是由于地球遮住日光所造成的;他还测出了天空中的星体数目,据他测计,在中原可见的星体达2500个。张衡的许多观点,为今天的科学技术证明是正确的,或者是基本正确的。他关于地球是圆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3652ww.com)他写的《灵宪》,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浑天学说,张衡于117年(汉安帝元初四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演示天象的浑天仪。浑天仪内外分做几层圆圈,各层圆圈上分别刻着赤道、黄道、南北极、日月星辰,以及28宿和24节气,用漏壶滴水的力量使它按一定的时刻慢慢转动,人们可以从上面看到星体的出没。浑天仪制成后,京都的学者纷纷赶来观看,对它构造的巧妙甚为惊异。
然而用它能不能观测到天象呢,大家有些怀疑。有的人就向张衡提出,能否演示一下。张衡让他们在晚上前来观看。入夜以后,观看的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屋外看天空星球的变化,一部分在屋里通过浑天仪来观测。结果,屋里面的人通过仪器看到的,同屋外的人看到的一样。大家交口称赞浑天仪真是巧夺天工。张衡的浑天仪,后经唐代的僧一行、梁令瓒,宋代的张思训等人发展,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世界最先进的观测仪器——巧夺天工的浑天仪》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 太阳黑子是黑色的吗
- 《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是什么?
- 在幼儿园学会的东西
- 怎样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中的“土”
- 我的作文《猫头鹰的自述》写作过程
- “硕果累累”与硕果累累的意思及来历
- 为什么说莫高窟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也有不是
- 锄禾日当午的“禾”字是什么意思
- 谈尊重的作文|尊重学生的人格、感情和独立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