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语反复和反义对举
同义词语反复 语言技巧之一。行文时,为了既加强语势,又避免字面反复,作者有意选择那些同义近义或同类的词语连用。如:“不放过地边地沿,不拉下地头地脑。”(林斤澜《小店姑娘》)“地边”“地沿”,同义;“地头”“地脑”,近义。又如:“没有哪一天/我不是用迟滞的眼睛/看着这国土的/没有边际的凄惨的生命……/没有哪一天/我不是用呆钝的耳朵/听着这国土的/没有止息的痛苦的呻吟。”(艾青《向太阳》)“迟滞的眼睛”、“呆钝的耳朵”、“没有边际的凄惨的生命产”、“没有止息的痛苦的呻吟”,是同类,这些词语连用,都起着加重语意、加强气势的作用。
反义对举 语言技巧之一。在行文中,作者有意选择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同时列举出来,以表达概括、强调、对比、渲染等意向。如:“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鲁迅《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里,“昼夜”、“早晚”、“晴雨”、“冬夏”等反义词语的对举,起到了概括、强调的作用。又如“突然看见鲜红的血迹/淋漓在净白的雪堆上”(艾青《雪里钻》),“鲜红”、“净白”这两个意义相对的词语并举,很好地收到了对比、渲染的效果。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思维型作者的性格特征
- 叙述在写作技巧中的作用
- 写作教学具体要求
- 总结应该怎么写
- 现代企业管理中商业公文的作用
- 外在题材及内在题材
- 写作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 写作兴趣的稳定和兴趣效能
- 原材料及资料
- 文风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