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深入生活是指作家深入人的外在社会生活及其内心生活,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它既包含社会生活,又包含个体生活;既包括物质生活,又包括精神生活、情感生活。文学不仅是对外在社会生活的反映,它同时还是作家心灵生活的展示与表现,是“人的精神感受的美的语言表现”。外在生活必须要靠内心生活(心灵)来观照和把握,才可能升华为艺术的创造。
因此,深入生活,要求作家不做生活的旁观者,而应当是生活的参与者、生活的主人,要求作家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人民群众的生活,了解他们,熟悉他们,在思想感情(有时乃至在生活方式上)和他们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丰富的思想养料和创作素材,形成开阔、深邃的视野和培育充实的心灵世界,从而丰富自己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想象,提高观察、感受、鉴别、表现生活的能力。
深入生活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如赵树理深入生活的经验是“久”,久则通,久则全,久则约;周立波则是“换”,“心是需要用心去换的”,柳青则是“化——农民化,站在庄稼人堆里,分辨不出他竞是作家,等等。一般写作者,同样需要在深人生活过程中,提高自己。


文章未设置标签!

- “白描”在写作中的运用方法
- 协调音节、压缩音节及扩充音节
- 怎样写动物作文、植物作文及观察日记
- 成人大学写作教学任务
- 回忆性题材、自传性题材和工业题材
- 创作“情绪”是文学写作的主观前提条件
- 会议纪要写作概念及特点
- 抑郁质作者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表现
- 内倾型作者性格特征
- 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