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结怎么解?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个鲁国人求见宋王,并献上两个非常漂亮的木匣子。匣子里面装的是两个麻绳结成的疙瘩。宋王感到奇怪:“先生,这是什么意思呀?”
“大王,这两个绳疙瘩是我把它们结成的,只有天下最聪明、最灵巧的人才能把它解开。”
宋王把这两个绳疙瘩端详了半天,又试着解了一会儿,果然无法解开。宋王就向全国发出号令,要国内最聪明、最灵巧的人来解开这两个死结。
那些人们公认的或者自以为最聪明、最灵巧的人都到王宫来解这两个死结,到最后还是没有解开。大家看着这两个死结一筹莫展。
“哎,有了!”忽然有人拍一下手,高兴地大声叫起来,“儿说先生保准可以!”一句话提醒了大家。大家都知道儿说先生博览群书,才智过人。
于是大家去见儿说。儿说先生说:“好,我去试试看吧!”
故事讲到这里,爱文网小编希望朋友们继续往下看,下面的故事更精彩……
到了宋王宫,儿说先生解开了一个死结。可是对另一个,他左看右瞧了一阵子,把绳结交给宋王的侍卫,说:“送给大王去吧,我解开了,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解开的结。”
宋王听了不明白,就问鲁国人,说:“儿说先生说的对吗?”
鲁国人说:“儿说先生说对了!他已经把这两个结都解开了。”
宋王不解地说:“有一个绳结还没有解开呀!”
鲁国人说:“这个绳结是我挽的,我知道它是解不开的;儿说先生没有解这个绳结,可是他能知道它是不可能解开的,这就是解开了。儿说先生真是天下最聪明、最灵巧的人呀!”
宋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儿说先生是用解不开来解开了死结。
【故事简析】
“可是他能知道它是不可能解开的,这就是解开了。”在生活中,往往遇到类似的事,但大多数人不敢承认,这就容易陷入困境。儿说先生看准了这一点,并敢于回绝,从而取得了成功。
【人物简介】
故事中的儿说先生,是战国时期的宋国人,游学于稷下,为早期名家和学者,是著名的稷下先生。



- 方腊用诱伏之计使五千宋军横尸遍野全军覆没
- 历史小故事三则|画师讽慈禧|张德成扫雷|张宗禹诱敌
- 三国演义故事|满宠料敌|国渊察奸|马良妙计
- 郑庄公借假令联军伐宋(历史故事)
- 丁宝桢斩杀安德海|刘秉恬山羊运军粮
- 历史人物和历史记录——鳌拜简介
- 慕容恪诱敌深入的故事
- 曹操巧施诡计排解士兵不满情绪
- 杨修与曹操的故事:杨修之死
- 谢道蕴咏雪|晋明帝逃脱|梁琛与梁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