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晏殊——少有才名五岁文章
北宋时期,有个名叫晏殊的人,自幼聪慧,5岁就能创作诗词,被誉为神童。当时的皇帝宋真宗召见他,让晏殊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
据说,晏殊在会试中看了作文的题目后,就向皇上说道:“我十天前就做过这篇文章了,草稿还在,请皇上给我另出一道题目吧。”皇上高兴地夸赞晏殊,说他诚实,并当即赐晏殊为进士。
后来,晏殊到杭州去做官,途中经过扬州的时候,住在大明寺,他看到大明寺的墙壁上有许多题诗,就叫属下诵读,但不许念诗的作者姓名,让他先体味诗意再说。
属下诵读了一首诗:“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
晏殊听到此,说:“别念了,作者是谁?”
属下告诉他说:“江都县尉王琪。”
“快去请这个人过来,我要向他请教。”晏殊通过诗词认为王琪是个有才的人。
不久,王琪被请来了,两人谈得很投机。晏殊向王琪请教,说:“我的小词有‘无可奈何花落去’句,但对句写不出来,已经很长时间了。”
王琪想了一想,就说道:“何不用‘似曾相识燕归来’呢?”
晏殊听了,顿时拍手叫绝,兴奋的说:“我写完‘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时,进入了死胡同,那叫‘山重水复疑无路’,现在你帮我写出了续句,真是眼前一片光明,这才叫‘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晏殊觉得王琪很有才学,就请他做了幕僚,后来又请王琪的好友张亢也做了幕僚。恰巧这两个人一胖一瘦,简直就像一副对联。胖子张亢被王琪笑称为“牛”,瘦子王琪被张亢称为“猴”,他们互相戏作对句:张亢触墙成八字,王琪望月叫三更。前一句说的是“牛”,后一句说的是“猴”。晏殊听了后也哈哈大笑,为这两个才子鼓掌称妙!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国外著名作家故事三则
- 作家故事:巴尔扎克|福楼拜|狄更斯|普希金
-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憎厌旧作
- 高适简介资料以及高适代表作品分享
- 一位作家的自述——影响
- 李廷彦作诗和欧阳修改稿的故事
- 认识和了解文学描写手法中的“引类取譬”
- 上下求索,殉身理想——伟大的诗人屈原
- 不以毁誉累其身,不以宠辱更其守——范仲淹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