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话剧和海派话剧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京派话剧
京派话剧泛指七十年代后期出现于北京的具有相同艺术倾向的话剧家和话剧作品。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有:苏叔阳的《丹心谱》、曹禺的《王昭君》、丁一三的《陈毅出山》、赵梓雄的《未来在召唤》等。
京派话剧作家主要遵循民族传统的现实主义道路,在不抛弃传统戏剧基本法则的前提下进行探索。他们倡导实现话剧民族化,将精力主要集中在话剧主题和题材方面的突破上。
京派话剧的剧作大多采用传统戏剧结构,着力塑造人物,精心设计情节,注重以戏剧冲突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什么是海派话剧
海派话剧泛指七十年代末出现于上海的一批具有相同艺术倾向的话剧家和话剧作品。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有:贾鸿源、马中骏的《屋外有热流》,沙叶新的《陈毅市长》,宗福先、贺国甫的《血,总是热的》,王炼的《祖国狂想曲》等。海派话剧作家共同的艺术倾向是:大胆进行戏剧形式的艺术探索,以各种新颖的结构形式突破传统法则,进而突破情节这一传统戏剧内在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并竭力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打破有限时空的限制,从而丰富了话剧的表现力。
海派话剧注重表现人物的情绪演变,以人物的情绪脉络的组合和展开来完成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与刻画。海派作家大多主张放眼世界,兼收并蓄,而不拘限于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上。
以上就是有关《京派话剧和海派话剧有什么区别》全部资料分享,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 什么是国子学?什么是国子监?国子学与国子监的区别是什么?
- 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简介和马致远代表作
- 唐宋派及主要代表人物——唐顺之、归有光
- 山水诗派
- “疾虚妄”是什么含义
- “元曲四大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 新秧歌运动和新歌剧运动
- 文学思潮
- 人之于文学,犹玉之于琢磨
- 买椟还珠和画鬼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