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这句话
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说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以理解为人在非常激动,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舞蹈表达感情的特点是形神结合,以感情引起提到,以体动表达感情,给人以生动的直观形象。
原文出自《毛诗序》,产生于春秋中期的《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所收录的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纯文学作品,因此诗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实际上是文学的代称,关于诗的理论批评也就具有文学批评的普遍指导性。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岭南三大家和岭南七子主要人物及文学成就
- 清代四大文学风格理论中的肌理派
- 粤东三子和岭南三子的主要人物及文学创作风格
- 建安风骨的含义是什么
- 豪放派散曲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 “格律词派”的起源和发展
- 江右诗派和吴诗派的主要人物及影响
- 改良派作家及同光体代表人物及创作主张
- 文章四友和吴中四士
- 茶子花派的形成背景以及文学特色和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