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达而已矣的含义

辞达而已矣是孔子关于文辞与意义关系的论述。语出《论语·卫灵公》。达的对象是意,在句子里被省略了。由于孔子语焉不详,后世的解释也众说纷纭。这句话本身的含义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文辞是为意义服务的。
二、达意而已矣。
过与不及都是不恰当的。过,则是孟子所批评的“以辞害义”; 不及,则如孔子所说:“言之无文,则行而不远。”晋代陆机说:“辞达而理举,故无取乎冗长。”(《文赋》)宋代司马光说:“明其足以通意,斯止矣,无事于华藻宏辩也。”(《答孔文正司户书》)这都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随着文学本身的发展和纯文学的出现,许多人便觉得孔子的这句话不管用了,因而加以补充。宋代苏轼说:“(求物)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答谢民师书》)这里就把达扩展到达物之妙,文不胜用的高度了。明代袁宗道更直接解释为“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白苏斋集·论文上》)


文章未设置标签!

-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记载的“苕溪五隐”
- 豪放派散曲代表人物及主要作品
- “酸甜乐府”写作特点及主要人物
- 湘乡派和新派诗主要人物和文学风格
- 街头诗运动和诗歌朗诵运动分别发生在什么时间?
- 近世诗界三杰和文界革命
- 知青作家群和军旅作家群形成的历史环境及代表人物
- 豫章社、宁都三魏和吴县派主要人物简介
- 文学思潮
- 改良派作家及同光体代表人物及创作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