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的来历_讲故事大全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公元823年,诗人韩愈在长安担任京兆尹的官职。有一次公事外出,身边伴有仪仗队伍保护和引路。
途中,有一个骑驴的人迎面冲撞过来,被韩愈身边的侍卫把那人揪下驴来。经过讯问,才知道被揪下驴的人叫贾岛,是有名的苦吟诗人。
贾岛初次来京赶考,在路上一直考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后一句是否能改成“僧推月下门”,一时难以定夺。于是就骑在驴上反复吟咏,并不时做出引手推敲的动作,直至冲犯了韩愈的仪仗队才反应过来。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深知吟诗写作的甘苦。听了贾岛的解释后,韩愈不但没有怪罪贾岛,反而与他切磋起来,最后对贾岛提出建议说:“我看还是用敲字比较好啊,试想,月夜空寂,“敲”有声响,又有回声,不是比无声的“推”要好吗?”
贾岛也觉得韩愈说得有道理,便连连点头称是。从此以后,“推敲”这两个字,就成了写作领域斟酌字句的专用名词了。
查看更多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 讲故事大全 经典历史故事 经典童话故事 儿童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的作文


文章未设置标签!

- 陆游是什么人?陆游诗歌的思想意境
- 一个屡试不第老人——蒲松龄简介和聊斋志异简介
- 名人与巨著——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故事
- 为什么说朱载堉是献身科学的王子?
- 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是怎样写成的?
- 歌颂“魔鬼”撒旦的诗人 ——卡尔杜齐
- 萨本栋智驳洋教授
- 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光辉论点
- 秀才与知府对对联的故事
- 具有非凡才气的曹雪芹逝世时不满5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