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风格理论中的“艺术格调”
“艺术格调”顾名思义是对艺术的个性化理解,是具体到一个思想艺术的追求和理解。 这是一个对抽象艺术的致敬和尝试。
“艺术格调”也是风格的代称。格、调在中国古代写作风格理论中,都具有“风格”的意思。从风格意义理解,艺术格调即指代艺术风格,也即写作风格。晚唐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秦蹈玉《贫女》 中“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文中“格调”,均指文章风格。
风格是作家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有独特审美取向、特殊创作技法的文学作品的面貌体现,它是一个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而风格的形成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受作家的天赋、阅历以及所处时代的左右,这是一个作家无法摆脱的。需要强调的是,艺术风格不是作品价值所在,而艺术格调才是衡量作品价值的标准,它代表作品的文化含量和对整个社会哲学思想层面的思考。
艺术格调是纵向的参照;而艺术风格就是横向的参照,是同一格调下的审美异同。艺术风格就如同人的性别、面貌、服饰;艺术格调是人的内涵、修养、品行。作为一个真正视艺术为生命的文学家,毕生的追求应该是高格调下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才能留下不朽的文学作品。


文章未设置标签!
相关文章- 写“讲话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飞沉和粘对
- 如何理解文学作品的真实性
-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及课外书选择和阅读
- 如何界定微型小说、小小说和一分钟小说
- 商业经济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论文的选题
- 谈谈我是怎么写作文的——退稿之后
- 成人大学写作教学任务
- 学生写作文如何在体裁形式是有所突破
- 定语后置和多项交错句式





